以“價值創造、本質安全”為出發點,秉持“智能?高效?專精?安全”愿景,三峽能源發布《智能場站規范化建設推廣白皮書》,標志著公司在新能源智能化轉型邁出堅實的一步。
白皮書借助數字化、智能化技術革新新能源運維模式,減少簡單重復勞動,提升人員專業化能力,從而實現提升生產效率、降低運營成本及優化資源利用效率,進一步增強新能源場站在無人、少人場景下生產運維的安全保障能力。
白皮書系統闡述了智能場站建設的轉型需求、體系架構、技術方案、實施路徑及發展前景,重點介紹三峽能源基于云邊協同架構的集成技術方案,該方案充分利用云基礎設施、人工智能算法及前沿技術,與電力生產管理系統等云端系統無縫銜接,實現新能源場站的智能安防、巡檢、監測及協同等功能的云邊一站式管理和業務閉環。同時配套發布5份智能新能源發電場站建設規范,為存量電站改造和新建電站智能化部署提供了技術框架和實施標準。
白皮書創新性定義智能場站建設分類體系,根據電站規模、集控建設、設備構成、人均勞效等多種因素將智能場站分為完整配置(一類)、通用配置(二類)和精簡配置(三類),旨在實現無人值守或少人值守、降本增效及保障安全等管理目標。
三類場站的分類原則、邊界條件、參考標準及設備配置清單在白皮書中予以明確,各新能源場站可根據實際業務需求和管理模式選擇適配的建設類別。同時提出覆蓋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場站建設行動計劃,詳細規定了新建與存量電站在智能化改造中的實施原則、體系要求及全流程管控措施。
截至目前,三峽能源已有6座電站完成智能場站建設,已有超過20座電站啟動內部立項,計劃于2025年全面啟動建設。后續,新建電站的智能化配置將在可研、立項以及投資決策各個環節進行研究部署。
《智能場站規范化建設推廣白皮書》的發布標志著三峽能源在新能源智能化轉型領域進入新階段。未來,三峽能源將持續發力,圍繞電力生產全流程開展智能化升級,充分釋放數智化的強大賦能效應,持續推動場站向精益化、智能化、綠色化方向邁進。